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

西洋音樂史 期末--2

文藝復興 1450-1600

文藝復興,原意是"再生",指的是對古希臘羅馬人文藝術重新燃起高度興趣,而產生的時代。

  • 時代背景和特色:文藝復興時期商業愈來愈重要。城市興起、商業發達、經濟條件也獲得改善。
  • 人文主義思想:重視知識與人性化的生活和教育。
    ---->>此時的文化事業也由世俗機構來推動。
  • 印刷術的發明:1450加速了教育學習的擴展。
  • 織體:
    * 複音音樂織體:聲部各自獨立(橫向)
    * 主音音樂織體:有一個主旋律,其餘為和聲的支撐,又有縱向結合。

尼德蘭樂派 1450-1550

指的是15世紀後半葉到16世紀在北方尼德蘭地區的音樂風格。
前期代表作家:奧克根


  • 奧克根彌薩曲 特點 :

  1. 多為四聲部,偶爾運用對為模仿手法。
  2. 聲部少有同時終止,因此產生一種綿延不斷的效果(音流),富於變化的精緻節奏,嚴謹的節奏。

  • 卡農彌撒
  • 歐伯瑞特:
    處理彌撒曲定旋律的手法多樣。
    四聲部香頌採用流行曲調或創新旋律,有和絃式及模仿對位兩種結構。

15、16世紀彌撒曲類型

  1. 定旋律彌撒:以一個聖詠或世俗曲調為定旋律,在其中發揮炫技的寫法。
  2. 主題彌撒:把彌撒一開始的主題用在所有部分。
  3. 模仿彌撒:借用旁人的音樂素材(節奏、結構、動機)加以變化,並用在所有聲部。

尼德蘭樂派後期 1520-1550

  • 龔伯特
  • 克來門
  • 魏拉

民族風格的興起

  • 義大利:佛羅托拉 Frottola 
  • 法國:香頌 Chanson
  • 德國:歌曲 Lied
  • 西班牙:維蘭奇歌 Villancico
  • 英國

樂器的興起 1450-1550

16世紀器樂曲的類型

  1. 由聲樂曲改編
  2. 以定旋律方式所做
  3. 以聲樂曲的種類體裁為模型
  4. 變奏曲
  5. 即興演奏的鍵盤樂曲
  6. 舞曲 Pavane + Galliard

西洋音樂史--簡答問答


賈斯昆德普瑞經文歌特色

  • 歌詞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。
  1. 大量運用模仿手法:主題模仿、聲部成對模仿。
  2. 樂曲結構清晰,包含幾個終止分明的大段落,小段落的終止與開始則巧妙的交疊著。音樂在接近終止時,會有豐富的織體及音響。
  3. 複音音樂織體與主音音樂織體並用,富於變化。
  4. 樂曲形式均衡,設計精巧,音樂和歌詞有緊密的關聯。
  5. 大量使用3、6度和聲,已具有調性和聲的感覺。

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牧歌 Madrigal
  • 概觀:
    1. 最主要的世俗音樂形式。
    2. 沒有任何詩歌(或音樂)上的重複。
    3. 歌詞較高尚嚴肅。
  • 形成背景:
    1530年由Benbo為首的一群義大利詩人對Frottola空泛的形式和內容表示厭棄,Benbo發起佩托拉克運動。佩托拉克的詩有對比的特質,一方面是愉悅的,另一方面是嚴肅的。
  • 演出形式:
    1. 多在宮廷或貴族社交、聚集的場所演出。
    2. 早期為業餘演出者,1570年後發展出職業的演奏團體。
  • 詩的形式
    1. 風格嚴肅,情感細膩,多以愛情、情感、諷刺、田園為主題。
    2. 包含多種詩的類型,如:十四行詩、八韻詩。
    3. 典型的歌詞只有一個詩節,不會超過十四行詩句,每行音節多為7到11個。
    4. 沒有重複而是趨向高潮與結束。
  • 音樂的形式
    1. 聲樂重唱曲,早期為四聲部,16世紀中葉五聲部成為標準配置,之後也出現6到8聲部,每一聲部由一人演唱。
    2. 如同詩,音樂沒有重複的形式,稱通譜、通作。
    3. 對位模仿的複音音樂織體與和絃式的主音音樂織體並用。
    4. 常運用音畫的手法,描摹歌詞的內容。晚期更出現半音、不諧和音以力求豐富的表情效果以表達歌詞的情感及內容。
  • 代表作曲家:
    早期:魏拉、費斯塔
    中期:狄羅爾、馬倫濟奧
    晚期:蒙特、拉索



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

西洋音樂史 期末--1

馬修世俗音樂:按歌詞內容固定格式譜寫
  • 1.敘事詩:aab(C)
    2.輪迴曲:AB AA AB AB
    3.雙韻詩歌:abbaA

    *敘事詩風格:一個高聲部人聲配上1~2聲部樂器伴奏。
    1.開拓二分法的所有可能性。
    2.喜用3、6度音響。
    3.高聲部成為主要聲部,有靈活多變的旋律和節奏。樂器演奏的律動較慢。
  • 偽音musica ficta : 調式系統之外的音。
14世紀的義大利音樂  : 詩歌配上音樂。義大利北部傳至南部。
  • 以多聲部世俗歌曲為主。三種重要樂曲形式 :
    1.牧歌Madrigal :多為愛情詩、田園詩、諷刺詩。通常為兩聲部。上聲部流暢富華彩段落。一般有兩個詩節,每個詩節音樂皆相同,結束後加上兩行的結尾,配上不同節拍和音樂。AAB
    2.獵歌Caccia : 兩聲部以卡農的方式演唱相同的旋律。有時在兩聲部之下還有一個較緩慢的器樂聲部烘托著。
    3.敘事歌Balata : 原為舞蹈伴奏的歌曲。ABBAA
  • 蘭弟尼 Landini (14C 義大利最重要作曲家)
    蘭弟尼終止式 Landini Cadence : 導音不直接進入主音,而是滑至六級音,再回到主音。
15世紀的英國音樂
  • 英國音樂與歐洲大陸音樂相比:
    傾向於 1.大調的調性。 2.主音音樂。 3.更豐富的和聲(自由運用3、6度)。 
  • 鄧斯德普 Dustable (代表作曲家) 
  • 假低音 Fauxbourdon 1420-1450 : 由英國 Faburden傳至歐洲的作曲技法。嚴格指以6度平行 進行的二聲部樂曲,而每個樂句也開始及結束在8度。
  • 布根定樂派 Burgundian School 1420-1450:
    *15世紀歐陸,北方地區是音樂重鎮,布根定位於今荷蘭、比利時、法國東北的區域。
    *布根定樂派是「郝菲利普」國王統治下音樂藝術達到鼎盛而成就的樂派。
    *代表作曲家:杜飛、班叔瓦。

    * 杜飛Dufay:創作以宗教音樂為主。共寫了9部彌撒曲的多聲部配樂。
    。定旋律彌撒Cantus Firmus Mass:把一個定旋律(已經存在的歌曲,通常為聖歌或世俗歌曲)用在普通彌撒五聲部的持續聲部上。
    。經文歌:經常為隆重的公眾慶典而做。經文歌多半以等節奏型的技術寫成。結構嚴密、設計精巧。

    班叔瓦 Binchois :創作大量世俗歌曲,如香頌是其作品的精華,旋律動聽、和聲優美,樂曲的比例縮小。